见《广西中草药》。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脉学著作。3卷。日本。大西葆光撰于1860年。本书广引历代医家之说,阐述常见27种脉象所主病证。又摘录《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脉诊之原文,结合个人临床心得,分析其病证及治法。书中或因脉论证,或因证
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表现出寒的假象。参见真热假寒条。
即拔罐法。因古代用兽角做拔罐疗法的器具,故称。详拔罐法条。
指六腑所属阳经的井、荥、俞、原、经、合等六个特定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病名。①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郁指郁结而气不舒,冒指昏矇而神不清。因产后失血过多,汗出腠理不密,寒邪乘虚侵袭所致。由于正气内虚,不能驱邪外达,反逆而上冲。症见头眩目瞀,郁闷不舒。《金匮要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即子悬。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女菀之别名,详该条。
即胸骨剑突。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