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广惠司

广惠司

元代医疗机构名称。《元史·仁宗本纪》载:“广惠司,秩正三品,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以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广惠司是一种阿拉伯式医院。1253~1259年,蒙古族军队占领“波斯”一带后,在城防军中,有许多阿拉伯卫士,他们惯于接受阿拉伯治疗方法,因此,于1270年(至元七年)设立广惠司,聘用阿拉伯医生,配制回回药物。到1290年(至元二十七年),又在大都(北京)和上都(多伦)各设回回药物院,其职能同于广惠司。广惠司和回回药物院的建立,促进了我国与阿拉伯医药理论和治疗经验的交流,丰富了我国医药学的内容。

猜你喜欢

  •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

  • 叶天士

    【介绍】:见叶桂条。

  • 中发疽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衡疽①。见该条。

  • 秦皇士

    【介绍】:见秦之桢条。

  • 坐婆

    出《世医得效方》卷四。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 纸燃子

    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纸纴子。见该条。

  • 考正穴法

    见针灸传真条。

  • 林羲桐

    【介绍】:见林珮琴条。

  • 白马胎

    见《广东中草药》。即走马胎,详该条。

  • 辨证冰鉴

    见辨证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