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介宾

张介宾

【生卒】:约1563~1640

【介绍】:

明代著名医家。字景岳,又字会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先祖原是四川绵竹县人,因有军功被任为绍兴卫指挥。他幼年随父亲到京城,十几岁时,从名医金英学医;中年从军,曾到过河北、东北等地。由于多年没有得到功名,于是回乡致力于医学。日久,医名大振。他对《素问》、《灵枢》很有研究,先后用了三十年工夫编成《类经》,以类分门,详加注释,条理井然,便于寻览学习。又编有《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质疑录》。晚年结合过去临床经验,辑成《景岳全书》。他在医学理论方面,起初对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相当信服,中年以后,根据《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等道理,对朱震亨的上述理论又大加反对,提出“阳非有余”及“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等理论,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慎用寒凉和攻伐方药,在临证上常用温补方剂,被称为温补派。他的著述和学说,对后世医学有较大影响。

猜你喜欢

  • 风瘤

    病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风瘤其硬如石,受风湿则奇痒难忍。”治宜顺气行痰,用二陈汤加味。

  • 妙贴散

    《外科正宗》卷一方。原名真君妙贴散。硫黄末十斤,荞麦面、白面各五斤。以清水微拌,干湿得宜,作成薄片,单纸包裹,风中阴干,用时再研细,清水调敷患处;皮破血流湿烂者,麻油调敷;天泡、火丹、酒刺,以靛汁调搽

  • 佛头疽

    病名。即佛顶疽。见顶门痈条。

  • 肺热瘅疟

    病名。疟疾之一。《症因脉治》卷四:“肺热瘅疟之症,发则阳气盛而不衰,故但热而不寒,令人消烁脱肉。此《内经》肺素有热之瘅疟症也。肺热瘅疟之因,《内经》云,肺素有热,热盛于身,因有所用力,腠理开泄,风寒舍

  • 福幼编

    儿科著作。1卷。清·庄一夔撰,刊于1777年。本书专论小儿慢惊风的治法,作者主张以温补为主,反对用寒凉攻伐。书中列述慢惊风症候,并介绍经验方2首。内容简要,刊本颇多,流传较广。

  • 藕节毒

    病名。出《外科医镜》。即臂痈。见该条。

  • 脚踏莲花生

    见亟斋居士《保生篇》。即倒产。详该条。

  • 千金宝要

    书名。6卷(又有8卷本或17卷本,后者系析篇为卷)。宋·郭思编。刊于1124年。作者取《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的简、便、验方及针灸法汇编而成。内分妇人、小儿、中毒等17篇。其中医论一篇,系摘录《千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书名。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18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作者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本书首叙医学总论,并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作为论述的重点;总论后列述内、外、妇

  • 经来咳血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伤于生冷又触于热毒,以致经来咳血,痰气急满,五心烦热。宜先用五虎汤(陈皮、甘草、桑皮、桔梗、苏子、石膏、知母、枳壳),次用紫苑汤(阿胶、桑皮、紫菀、五味子、杏仁、冬花、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