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花癫。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4卷,梁·甘之撰,已佚。
病证名。出清·邹五峰《外科真诠》。①即痄腮。详该条。②《外科启玄》:“大人小孩疳食透腮颊,初生时如米豆大一小疮,次则渐大,蚀破腮颊,故名含腮疮。”
出《抱朴子》。为粉霜之别名,详该条。
五实之一。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即大小便闭塞不通。参见五实条。
病证名。见《幼科折衷》。指小儿饱食后腹泻的症候。由脾胃虚弱,运化不及所致。其症饮食饱满则泻,泻尽乃止,如此反复。治宜补脾益胃。用益黄散送下保和丸。
指肩部灼热或有热感。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肩背部位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等的循行部位,如该经络发生病变,可伴有肩上热的症状。
药物学著作。8卷。明·王纶撰。约刊于1500年。本书将古本草加以集要整理,共分三部。第一部(卷1)总论药性,多引用《神农本草经》、《内经》之说;第二部(卷2~6)将药物分为草、木、菜、果、谷、石、兽、
出《新修本草》。即樗叶,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人中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