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

急腹症之一。属祖国医学肠痈范围。多因饮食失节,寒温不调,情志所伤,暴急奔走等而成。症见脐腹部走窜疼痛,数小时后固定于右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伴恶心呕吐寒热不适,进而热盛肉腐,瘀结成块,形成阑尾周围脓肿。若热毒炽盛,正虚邪实,则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甚或亡阴亡阳,并发中毒性休克,是为本病之严重者。若病势迁延或治不如法,下焦湿热未尽者,可遗有盆腔脓肿。病后气血失和,瘀阻肠道,可形成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一般分为三期,即瘀滞期、蕴热期、毒热期。瘀滞期以行气活血为主,清热解毒为辅;蕴热期以清热解毒及行气活血并举,辅以通便或利湿药物;毒热期宜大剂清热解毒为主,通里攻下、行气活血为辅。方用大黄牡丹皮汤及红藤煎加减。并可用针灸疗法及局部外敷中药。若体虚无大热者,亦可选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血象、体温、体征等变化,必要时配合应用抗生素、输液等,可使大部分患者免于手术而治愈。对各种类型的梗阻性阑尾炎,以及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例,仍以手术治疗为妥。

猜你喜欢

  • 雷公炮炙药性解

    药物学著作。6卷。原题明·李中梓辑注。撰年约1629年前后。内容分金石、果谷、草、木、菜、人、禽兽、虫鱼共8部,332种药,每种记述其性味、主治,并加按语。

  • 吴又可

    【介绍】:见吴有性条。

  • 蔓椒

    出《神农本草经》。为入地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 白睛青蓝

    眼科病证。又名目珠俱青、白珠俱青、目青。《证治准绳·杂病》:“乃目之白珠变青兰色也。”常出现于火疳症之后期,白睛病变处红肿消退,遗留紫兰色或青灰色斑。参见火疳条。

  • 大腿。《素问·金匮真言论》:“病在肾,俞在腰股。”

  • 火病结核

    病证名。《红炉点雪》卷二:“火病结核。夫结核者,相火之所为,痰火之征兆也。凡人病此不知预治,鲜有不致危者,何也?盖以肾水先亏,相火随炽,熏迫津液,凝聚于皮肤之下,肌肉之上,似疬非疬,不红不肿,不甚痛苦

  • 蒙药正典

    即《蒙医本草图鉴》,详见该条。

  • 司马隆

    【介绍】:明代医家。字季平。祖籍咸宁(今陕西长安)人,后随父元亨迁居江宁,继父业,擅医术。勤读《内经》及朱李诸家著作。善辩医理,人皆悦服。遇危病,必潜心静思,探求病源,治之而已。遇疫病,虽亲族畏避,亦

  • 猪癫

    病名。①五痫之一。即猪痫。②五痫的俗称。《景岳全书·杂证谟》:“癫即痫也。”“五痫,……即今人之谓羊癫、猪癫也。”《辨证录》卷四:“一遇可惊之事便跌仆吐涎,口作猪羊之声,世医谓是猪羊之癫。”治宜培脾土

  • 嗜异

    病证名。指病人喜食异物。《寿世保元》:“小儿爱吃泥土,乃脾虚胃热所致,面色青黄,或是虫动。”临床上脾疳、虫积的患儿多有嗜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