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局
宋代医疗福利设施。创立于1249年(淳祐九年),据载系专为收养被遗弃的婴幼儿。局内有药局,并为贫病者医治。
宋代医疗福利设施。创立于1249年(淳祐九年),据载系专为收养被遗弃的婴幼儿。局内有药局,并为贫病者医治。
见《本草推陈》。即青蒿蠹虫,详该条。
丛书名。清·潘蔚辑。刊于1873年。包括《慎疾刍言》、《世补斋不谢方》二种。
出《小品方》。为芦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①指心经虚热的病症。《圣济总录》卷四十三:“治心虚热,多汗,熟干地黄汤方。”又:“心藏虚热,惊悸心忪,虚乏气短,睡卧不安,茯神丸方。”②劳热之一。《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心热,微按之皮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系指耳聋之因于脓毒瘀血,壅塞耳窍者。《医方考》:“毒聋者脓血障碍妨于听户也。”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可选用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桃红四物汤、通窍活血汤等加减。
《辨证录》卷十方。人参、白芍药、当归、杜仲、麦门冬、巴戟天各六两,白术、熟地黄、菟丝子各五两,肉桂、牛膝、柏子仁、补骨脂各三两,龙骨、锁阳各二两,蛇床子、覆盆子、淫羊藿各四两,驴鞭一具,紫河车一个,海
【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乾。陕西三原人。研究医书,间或为人治病。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石门,见该条。②出《针灸甲乙经》。即会阳,见该条。
病名。疟疾之一。《症因脉治》卷四:“肺热瘅疟之症,发则阳气盛而不衰,故但热而不寒,令人消烁脱肉。此《内经》肺素有热之瘅疟症也。肺热瘅疟之因,《内经》云,肺素有热,热盛于身,因有所用力,腠理开泄,风寒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