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慢惊夹痰

慢惊夹痰

病证名。慢惊风夹有热痰者。由于病久脾损阴消,以致虚火亢盛,烦渴喜饮;水谷停蓄,痰浊易生,形成痰热相兼,虚中夹实的半阴半阳症候。其症午后身热口渴烦饮,胸脘胀闷,呼吸气促,泛吐痰涎心烦不寐,时发抽搐治法:《明医杂著》以二陈为主,脾虚有热痰,加白术、芩、连;风痰稠结,加南星贝母枳实胃虚生痰,加白术、麦芽竹沥

猜你喜欢

  • 麦冬养荣汤

    《血证论》卷八方。人参、麦门冬、当归、白芍药、生地黄、陈皮、黄芪各三钱,知母二钱,五味子、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脾之阳气不旺,无以统运阴血而致唾血,心颤脉弱,四肢清冷,饮食不健,自汗身热者。

  • 饮食三化

    三化,指火化、口化、胃化。火化,指食物烹煮熟烂,即食物由生到熟的烹调加工过程;口化,指食物在口腔内的咀嚼过程;胃化,指食物蒸变传运、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见曹庭栋《老老恒言》引《华佗食论》。

  • 退妊

    见根心堂主人《坤道指南》。即打胎。《坤道指南》载退妊方:五味子、三棱、莪术、归尾、葶苈各等分,人参少许,为末,水调服。

  • 益阴

    即补阴。详该条。

  • 膲理

    皮肤及肌肉的纹理。《灵枢·岁露论》:“人气血虚,……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膲理又是三焦通会之处。张志聪《灵枢集注》:“理者,肌肉之纹理,乃三焦通会之处,故曰膲理。”

  • 风冷失声

    病证名。即风冷失音。《诸病源候论》卷二:“风冷失声者,由风冷之气,客于会厌,伤于悬癰(雍)之所为也。声气通发,事因关户,会厌是音声之户,悬癰(雍)是音声之关,风冷客于关户之间,所以失声也。”参见暴瘖、

  • 蛲疳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 臭阿魏

    见《中药材手册》。即阿魏,详该条。

  • 回生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 怀身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妊娠。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