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根疗法
即挑治疗法。见该条。
即挑治疗法。见该条。
①又作清。厕所。《难经·五十七难》:“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②大便。《景岳全书》卷二十一:“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不圊。”③排泄、泄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必圊脓血。”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案摩疗法》。五指聚拢或稍分开,用指端快速叩击治疗部位,如鸡啄之状。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按摩的俗称。《说文解字》:“播,扪持也。”
病证名。指咳嗽在白天轻而入夜加剧。多因久咳后阴虚血少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日轻夜重咳,血少也。宜二陈汤多加当归。”或用六味丸加二冬以滋化源等。参见夜嗽、咳嗽条。
病证名。亦名经水全白。《竹林女科证治》:“经血来时而色白者,兼见五心烦热,小便作痛,面色青黄,乃气血俱虚之症。宜服乌鸡丸。”
喘粗是形容气喘时声音粗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本症多见于热盛、痰盛的喘证。参见火喘、痰喘、齁喘、息粗条。
【介绍】:见王琦条。
病名。十咳之一。《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十曰厥阴咳。咳而引舌本是也。”治宜刺大陵。参见十咳条。
又称燥火。指感受燥气,津液耗伤,以致化热化火。《时病论》:“若热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凉气,已化为火。”症状尚可有牙龈肿痛,耳鸣,或鼻衄、干咳、咯血等。治以清热生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