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阴寒偏盛。阴盛则阳衰,往往出现厥逆、痰饮、水气等内寒证。《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
见《广州植物志》。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兰室秘藏·自汗门》方。黄芪一钱,柴胡七分,生甘草、黄连(酒制)、黄芩、芍药、地骨皮、生地黄、苍术各五分,当归身、升麻各三分。为粗末,水煎去滓,食远服。治表中虚热,或遇夜则甚。如身体无力困倦者,加麦门
为膀胱通出体表的管道。
出清·李小有《胎产获生篇》。第一最忌共夫寝,二忌大醉,三忌大怒,四忌不可食诸物,五忌洗浴,六忌久睡久坐,七忌负重登高,八忌药饵,九忌师巫,十忌针灸。
见《生生篇》。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子癎,亦名子冒也。”即子癎。详该条。
【介绍】:见沈金鳌条。
见吴本立《痢证汇参》卷二。即燥热痢。详见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四。即落痔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