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拔脓膏

猜你喜欢

  • 虚经

    气血虚的络脉。《素问·调经论》:“不足则视其虚经。”

  • 刘温舒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宋代医家。履贯欠详。曾任朝散郎太医学司业等职,根据五运六气学说,与医学理论相揉合,撰《素问论奥》、《运气全书》、《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等书。

  • 鱼口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三。由于硬下疳引起的横痃破溃。鱼口的命名来源有二说:一为左称鱼口,右称便毒。二为因其创口久久不敛,呈长形如鱼的嘴。

  • 内障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指主要发生于瞳神及眼内各组织的疾病。多因脏腑内损,气血两亏,目失濡养所致,尤以肝肾不足为常见。此外,阴虚火旺或情志失调,气滞血瘀,风火痰湿上扰清窍,以及外伤等病因亦不

  • 踝尖

    见《类经图翼》。即内踝尖。详该条。

  • 过塘莲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 湿阴疮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由肾虚,风湿相搏所致。其症阴囊瘙痒、湿烂、浸淫成疮。治宜益肾祛风解毒。内服全虫散。外用益志壳(即益智仁壳)适量煎汤熏洗。相当于阴囊湿疹。

  • 上气鸣息

    见《肘后备急方》。指气喘而见痰鸣声音。《诸病源候论·上气鸣息候》:“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参见痰喘、痰甚喘、齁喘、哮证条。

  • 夜合皮

    出《独行方》。为合欢皮之别名。详该条。

  • 室女经闭腹痛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由于瘀血阻滞,以致经闭后小腹坚硬有块,攻刺疼痛。治宜活血行瘀。方用通经散(刘寄奴、当归、穿山甲、赤芍、红花、延胡索、莪术、乌药、丹皮、牛膝、三棱、肉桂、朱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