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即定志丸第一方,见定志丸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狂越。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灯台树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脑骨伤之一。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扶桑骨即颞骨蝶骨相接处。打扑损伤,局部焮肿、青紫、疼痛、头晕,甚则昏迷不醒。余证治参见脑骨伤条。
出《广雅》。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神识模糊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人有禀性阴阳不和而心神昏塞者,亦有因病而精采闇钝,皆由阴阳之气不足,致神识不分明。”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代医家。其子孙秋夫、道度、文伯、之才等均为当代名医。
五音之一。肾音羽,其音柔细尖利,沉而深。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酸、苦二味的药能催吐,也能导泻,其药性属于阴。如胆矾味酸,瓜蒂味苦,能催吐;大黄味苦能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