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物生产辨》。为菊花药材之一种,详菊花条。
出《丹溪心法》。为栝蒌子之别名,详该条。
《癍论萃英》方。桔梗、生甘草、牛蒡子(炒)各一两,麦门冬(去心)半两。共为末,加竹叶同煎,徐服。治小儿疮疹毒攻咽喉疼痛。
见《泉州青草药》。为剪刀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壶卢,详该条。
出《圣济总录》。为紫葳根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传薪集》方。大黄三两,黄柏一两,黄连三钱,煅石膏二两,炉底灰少许。为细末,黄连水调敷患处。治风毒黄水疮。
见足三里条。
病证名。见杨志一《生育问题》。即妊娠遗尿。详该条。
病证名。《医钞类编》卷八:“阴虚发疟……发时其寒如冰,其热如烙,面赤如脂,渴欲饮水,热退则不渴,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白芍、肉桂。”参见虚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