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之一。《脉诀指掌病式图说》:“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后世一般认为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者为牢脉。主亡血失精。
【介绍】:西汉时期医生。当过太仓长(一说太仓马长)。菑川王派遣他向淳于意学习,医术得到很大提高。
出《新修本草》。又名山葡萄、野葡萄藤、接骨藤。为葡萄科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Hance的茎叶。分布华东及江西、湖北等地。甘,平。祛湿利尿,清热解毒。①治风湿痹痛,淋病,痢疾,哕逆,乳腺
《卫生宝鉴》卷十方。炮附子、川椒(去目)、磁石(醋淬)各一两。为末,用猪肾一个细切,葱、薤白各一分,入药末一钱,盐一字,和匀,用湿纸裹,在灰火内煨熟,空腹细嚼,酒调稀粥送下。治耳聋。
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病证名。多因素体阳盛内热,热扰血溢,或过嗜辛辣,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血量过多,或经行持续时间延长,血色深红或紫,稠粘或有臭秽气味。面红身热,口干作渴,时作烦躁。治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汤加阿胶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九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亦作庭孔,指阴道。《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张志聪注:“廷孔,阴户也。”
病证名。见清·曾鼎《妇科指归》。孕后气血虚弱,下元不足,湿气渗于下,症见两足微肿不痛。宜顺气养血汤(党参、陈皮、当归、首乌、川芎、炒白芍、桑皮、乌药、阿胶、炙草)。
病名。即发于肩及上臂的附骨疽。《灵枢·痈疽篇》卷九:“发于肩及臑者,名曰疵疽。其状赤黑,急疗之。”参见附骨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