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旋覆花丸

旋覆花丸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旋覆花桂心、炒枳实人参各五分,干姜、芍药、白术各六分,茯苓狼毒、炮乌头、煅矾石各八分,炒甘遂三分,细辛、煨大黄黄芩、炒葶苈子、炒芫花橘皮、炒吴茱萸厚朴(姜制)各四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米饮送下,不效加至七丸。治腰以上发热,热极则汗出,汗已而凉,移时如故,反复不止,兼有昏晕腹膨,其气上攻,时时咳嗽,嗽引胁下牵痛,睡则惊悸,其脉弦急。

猜你喜欢

  • 惊风先兆

    小儿惊厥发生的前期症状。《幼科释谜》:“凡乳儿欲发惊风者,先神志不定,恍惚惧人,剳眼上视,左顾右盼,伸手握拳,闷郁努气,情态不如寻常,皆惊风先兆。”

  • 耳鸣

    病证名。指耳中自觉有各种声响。《灵枢·口问篇》:“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歧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临床上,耳鸣有虚实之分。如《医贯》卷五云:“耳鸣

  • 阴寒喉痹

    病证名。见《喉科金钥》卷上。指喉痹之因于阴寒者。参见喉痹有关各条。

  • 白岑

    【介绍】:唐外科医生。约八世纪时遇高人授予《发背方》,有效验,却以之卖弄求利。后于九江为虎所食。驿吏在其囊中得《发背方》真本,由太原王昇之写以传世。

  • 家秘养脾消积丸

    《幼科发挥》卷一方。白术一两,陈皮七钱五分,苍术、厚朴(姜汁炒)、枳壳(面炒)、半夏、青皮、神曲、麦芽、山楂各五钱,炙甘草各三钱。为细末,蒸饼为丸,黍米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米饮送下。治小儿伤食成积,

  • 猪姆草

    见《植物名汇》。为野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 山桃花

    见《广西植物名录》。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详该条。

  • 吹鼻

    即鼻。详该条。

  • 缪存济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生。字慕松。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因多病而学医,认为疾病以伤寒最为重要,于是采集前人关于伤寒的论述,结合自己的见解,编成《伤寒撮要》。另撰有《识病捷法》一书。

  • 失荣

    古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失营。因情志所伤,肝郁络阻,痰火凝结而成。病生于颈项,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固定难移;后期破烂紫斑,渗流血水,气血渐衰,形容瘦削,状如树木失去荣华,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