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暑热或暑风袭肺所致的咳嗽。《类证治裁·咳嗽》:“暑嗽,暑热蒸嗽,及暑风袭入肺卫,寸脉大,喉痒口渴,俱宜微辛微凉,竹叶、蒌皮、杏仁、石膏、薄荷、香薷。暑兼湿,咳而痰稠,气阻溺涩,宜苦降淡渗,厚朴
出《肘后方》。为皂荚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十宣穴,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都。见该条。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即尘埃入目。
见《本草纲目》。为棕榈花之别名,详该条。
消痰法之一。治疗痰多气逆的方法。用于痰饮伏于肺脏。表现喘嗽痰多,胸痞食少,舌苔粘腻,脉滑。用三子养亲汤之类。
见《吉林中药手册》。为北豆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壁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