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晚发

晚发

病名。伏气温病的别称。①指冬令受寒,邪伏至“清明”后始发的温热病。《时病论·晚发》:“晚发者,亦由冬令受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以前,较之温病晚发一节,故名晚发病也。”②指夏受暑湿,留伏至秋冬而发的温热病。亦称伏暑晚发。《伤寒指掌》:“晚发者,夏受暑湿之邪,留伏于里,至秋新邪引动而发也。”《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症治》:“发于处暑以后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发于霜降冬至前者,名曰伏暑晚发,病最重而难治。”参见伏暑、伏暑晚发条。

猜你喜欢

  • 夏继昭

    【介绍】:见夏云条。

  • 训疽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熛疽,见该条。

  • 子母

    五行学说术语。五行中之相生者,我生者为子,生我者为母,任何一行都有我生与生我两方面的关系。如手太阴肺属金,足少阴肾属水,金生水,则肾为肺之子,肺为肾之母,两者为子母关系。余类推。《难经·十八难》:“此

  • 四物加黄芪芍药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方。黄芪、肉桂、炮姜、炒芍药各一两,炙甘草、当归各一两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煎服。三日次。治寒冷腹痛。

  • 黄松木节

    见《太平圣惠方》。即松节,详该条。

  • 俞震

    【介绍】:清代名医。字东扶。浙江嘉善人。性喜搜集方案,乾隆年间曾纂辑《古今医案按》,选案广泛,按语切当,在医案著作中卓有影响。

  • 活幼心法大全

    见活幼心法条。

  • 臆骨

    骨名。即胸骨。详该条。

  • 光明

    ①经穴名。代号GB37。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处。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小腿痠痛,下肢痿痹,偏头痛,目痛,夜盲,近视,癫痫,

  • 甄立言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医家。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系名医甄权的弟弟,同以医名于当时。长本草,善于治疗寄生虫病,曾用雄黄治愈寄生虫病,吐出虫而愈。撰有《本草音义》7卷、《本草药性》3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