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
病名。指痢疾时止时发,久久不愈者。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症因脉治》卷四有外感休息痢,内伤休息痢之别。多因治疗失宜,或气血虚弱,脾。肾不足,以致正虚邪恋,湿热积滞伏于肠胃而成。发作时,治宜清热化
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系指听力良好,示肾气充足。参见耳目聪明条。
见听呵条。
见《救荒本草》。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尿。了解小便性状及排尿情况是问诊内容之一。《素问·痹论》:“胞痹者,……涩于小便。”参尿条。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舌的边缘。属肝胆。色赤为肝胆有热,有瘀点多主内有蓄瘀。
病名。指外伤引起经络气血损伤的病证。见《圣济总录·伤折门》卷一百四十四。多因跌打、碰撞伤及经络所致。伤后轻者脉道不畅,气机不顺,血流受阻,局部轻度肿痛;重者脉道破裂,血离经脉,或瘀留体内,气机受阻,或
针具名。指铜质所制的针具。估计我国在青铜器时代已开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