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杨梅痔

猜你喜欢

  • 缠骨

    骨名。桡骨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臂骨者,……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辅骨,俗名缠骨。”

  • 上脘

    ①指胃脘上口贲门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②经穴名。代号RN13。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上管。别名胃脘。属任脉。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位于腹正

  • 外感半身不遂

    病证名。指半身不遂由风邪入络所致者。多因起居不慎,卫气不固,风邪袭踞经络,气血留滞而成。《症因脉治》卷一:“身发寒热,暴仆卒倒,醒后或左或右,偏废不用,或痛或木,或热或冷,二便赤涩,此外感半身不遂之症

  • 霍恺

    【介绍】:明代医生。字心田。山东禹城人。因病钻研医学,涉读古典医籍较多,主要宗朱震亨之说,为人治病,效果较好。

  • 五时

    即春、夏、长夏、秋、冬。《灵枢·五阅五使》:“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

  • 升降浮沉

    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如麻黄、桂枝、黄芪之类。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

  • 中宫

    指脾胃。《脾胃论》:“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也。”脾胃属土而居中,故称之为中宫。

  • 小户嫁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即小户嫁痛,详该条。

  • 暑湿

    暑热挟湿的病证。夏季常见病之一。因暑热蒸动湿气所致。发病机理为暑伤津气、湿浊阻滞气机。症见胸脘痞闷、心烦、身热,舌苔黄腻。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胸闷身重;如暑湿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

  • 葛花解酲(chéng 程)汤

    《脾胃论》卷下方。木香五分,橘皮、人参、猪苓、茯苓各一钱五分,炒神曲、泽泻、干姜、白术各二钱,青皮三钱,白豆蔻仁、砂仁、葛花各五钱。为细末,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取微汗。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