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小儿寒厥,详小儿厥证、小儿寒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六十八卷。即手心毒。见该条。
证名。指手掌中自觉发冷的症象。《灵枢·论疾诊尺》:“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多由阴寒内盛所致。
病名。系指感受温邪疫疠之邪,喉间疼痛,腐溃并覆有色白如菌状膜,故名。为白缠喉之俗名,即白喉。《喉白阐微》:“喉间白腐一证,俗名白菌,即白缠喉是也。”详白喉条。
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翻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阳桃,详该条。
蒙医方书。占布拉用藏方撰于十九世纪。载方剂200个。方剂按临床用药作用分别载入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1977年由内蒙古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蒙译,改书名为《蒙医金匮》
眼的部位名。见《兰室秘藏》卷上。即眼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