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厥

气厥

厥证之一。指中气衰竭,或气机怫郁上逆而厥者。《景岳全书·厥逆》:“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宜参、芪、归、术、地黄、枸杞、大补元煎之属,甚者以回阳饮、独参汤之类主之。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经》曰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即此类也。治宜以排气饮,或四磨饮,或八味顺气散苏合香丸之类,先顺其气,然后随其虚实而调理之。又若因怒伤气,逆气旋去而真气受损者,气本不实也。再若素多忧郁恐思而气怯气陷者,其虚尤可知也。若以此类而用行气开滞等剂,则误矣。”气厥亦称中气。《证治要诀·厥》:“气厥,即中气。”《丹溪心法·厥》:“气厥者,与中风相似,何以别之?风中身温,气中身冷。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如有痰,以四七汤、导痰汤服之。”②病理名词。指气逆。《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参见厥证等条。

猜你喜欢

  • 便

    ①适宜。问诊了解病人起居、饮食情况。《灵枢·师传》:“临病人问所便。”②指大便。《灵枢·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 伏地延胡索

    见《草药手册》。为夏天无之别名,详该条。

  • 溺白垽

    出《名医别录》。为人中白之别名,详该条。

  • 叶法善

    【生卒】:616~724【介绍】:唐代炼丹家,知医。括州括苍(今浙江丽水)人。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之术。658年,高宗召合炼黄白,法善上言:“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核其真伪。”

  • 黑眼

    即黑睛。《灵枢·大惑》:“筋之精为黑眼。”详黑睛条。

  • 自复

    疫病后期,不因劳复、食复等因素,而由于病邪未尽而复发者,称“自复”。见《温疫论》下卷:“若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此名自复。当问前得某证,所发亦某证,稍与前药,以撤其余邪,自然获愈。”

  • 补剂

    十剂之一。用补益药物组成,具有滋补五脏气血阴阳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 洗手叶

    见《陕西中草药》。为山胡椒叶之别名,详该条。

  • 瞑眩

    指头目昏花,胸中烦闷的症象。《尚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孔颖达疏:“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

  • 达邪

    治疗方法。达,疏导,透达。指透达在表之邪气以解除表证,或导达在里的邪气,使之外达以解除里证,参见透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