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该条。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孔湿润不干,甚或有水溢出,或脐孔周围稍见红肿。由于断脐后护理不当,为水湿所浸,如洗浴未给揩干,或因尿布过分潮湿,久浸脐部而成。治宜外用收敛固涩药物,如枯矾、
病证名。见《证治要诀·哮喘》。指气喘而无咳嗽痰涎的病症。因喘逆未见痰涎,故称为干喘。多由情志郁结,气机壅逆所致。《医学入门·喘》:“七情气急无声响,惊忧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急促而无痰声
出《本草经集注》。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见太乙条。
【介绍】:明代医家。江苏无锡人。对朱震亨、李杲的学说很有研究,撰有《医方摘元》一书,已佚。
见《四川中药志》。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即风痫、惊痫、食痫。各详该条。
见《医学正传》。即钩虫病。详该条。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惊振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