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六腑之一。主受纳与腐熟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输布于五脏六腑,营养全身。《灵枢·五味》:“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
出《救荒本草》。为金针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血灌瞳人,详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云来。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其先叔祖程敬通为安徽名医。他曾在程敬通处及他处搜阅宋代官方所编的《圣济总录》刊本和抄本,加以删定,去其繁芜和神仙服食等荒诞部分,编
证名。指燥热耗伤津液、气机不利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腹痛论》:“燥火腹痛之症,满腹刺痛,攻注胁肋,口渴身热,烦躁不寐,小便黄赤,不吐不泻,此燥火腹痛之症也。”多因令值燥热,燥气伤人,肠胃干涸,不得流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三。即钻牙疳。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云实之别名,详该条。
使用寒性药物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使用大寒大凉药物或食物。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参见“用热远热”条。
养生学著作。元·王中阳撰。16卷。撰年不详。书名取义于《庄子》:“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及同书《养生主》篇。书中以道家虚无养生的观点阐述人生由婚后至孕育、婴幼、童壮、衰老诸阶段的生理调摄、疾病治疗,以及五
类中风病证之一。喜则气缓。因暴喜伤阳,心神涣散,而引起的类中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