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内经十二脉之一。超越寸口而上鱼际的脉象,主气有余。《诊家正眼》:“曰溢者,自寸口上越鱼际,气有余也。”

猜你喜欢

  • 老肉板睛

    眼科病证。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 宝塔菜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 四叶胆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龙胆之别名,详该条。

  • 血变

    ①体表血色的变化。《灵枢·癫狂》:“候之于颜,……血变而上。”②血分的病变。《素问·至真要大论》:“民病血变于中,发为痈疡……。”

  • 蟠肠生

    病名。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编》卷三:“问蟠肠生是何缘故,是用力过度耳,产母平日气虚,临产用力努挣,浑身气血下注,以致肠随儿下。一次如此,下次又复如此,若能等到瓜熟蒂落,焉有此怪异。”即盘肠生。详该条。

  • 小结胸

    病名,结胸之一,指痰热互结心下,按之则痛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参结胸条。

  • 食咳

    病名。指食积生痰所致的咳嗽。《医学入门》卷五:“食咳,因食积生痰,痰气冲胸;腹满者,二陈汤加厚朴、山楂、麦芽;伤生冷,以致肺胃不清,嗳酸吐泻,恶风寒者,五积散、理中汤、异功散;伤煎炒热物者,葶苈散,或

  • 祛风定志汤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防风、炒酸枣仁、人参、当归各一钱,远志一钱二分,橘红、菖蒲、天南星(泡)、茯苓各八分,羌活、炙甘草各五分,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治心虚惊悸,不能言。

  • 肝常有余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刚而不柔,旺於春,春乃少阳之气,可使万物生发和成长。明·万全根据自然界的这种春生夏长的规律,认为阳气自然有余。小儿犹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

  • 胎逆

    病名。出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①指胎气上逆。②指孕后火动胎元而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