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炮制

炮制

又称炮炙修治修事。泛指药材的加工处理,如切饮片、炙、煅、蒸、淬等。药物炮制,早在《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至刘宋·雷教著成《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专书。炮制的目的在于:①清除杂质,易于保存。可用洗、漂、烘、晒及阴干等法。②便于制剂和服用。如代赭石磁石牡蛎、鳖甲等,采用煅制,使质地松脆,易于研碎,有助于煎出有效成分。③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生半夏生姜制过,巴豆去油等。④改变药物性能,加强疗效。如生地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为熟地后,就变为温性而滋肾补血常山用醋制,催吐的作用加强,用酒制可减弱其催吐的作用。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详各条。

猜你喜欢

  • 怀胎

    见《脉经》。即妊娠。详该条。

  • 黄芪补中汤

    《医学发明》卷一方。黄芪一钱,人参八分,炙甘草、白术、苍术、橘皮各五钱,泽泻、猪苓、茯苓各三分。为粗末,水煎服。功能健脾补中。治膈咽不通,胸中不利,痰嗽喘促,脾胃壅滞,用本汤送服利膈丸;治两足痿厥,行

  • 万氏医贯

    儿科著作。3卷。明·万宁撰于1567年。前二卷列述胎原、初生诸病及五脏主病、兼证等,名病之后多附作者治案;末卷罗列上述二卷中的治疗方剂,多系家传效方。

  • 燃法

    即捻法。见该条。

  • 大阳

    见太阳条。

  • 阴关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扶,见该条。②出《针灸甲乙经》。即大赫,见该条。

  • 生犀饮

    ①《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方。犀角二钱,羚羊角、防风、黄芩、知母、茯苓、人参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为粗末,水煎,食后服。治伤寒病后,余热未清,过食辛热,两热合邪,以致瞳人散大,时见黑花,隐涩

  • 急救痧药丸

    《济世养生集》方。又名截痧丹。苍术(米泔浸三日,土炒研末)、蟾酥、雄黄、丁香、木香、滑石、朱砂各一两二钱,麝香三钱。为末,烧酒浸,拌蟾酥,捣为丸,芥菜子大,每服三至五丸。治中暑湿热寒凝,昏蒸郁冒,闷绝

  • 枳壳疏肝散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十七方。枳壳、枳实、川芎、柴胡、陈皮、香附、白芍药、炙甘草。为末,水煎服。治肝实火盛,左胁疼痛。

  • 苓桂术甘汤

    见《金匮要略》。即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