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草药手册》。为排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即真珠丸,见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该条。
易学术语。出《易·系辞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类经附翼·医易》谓:“太少阴阳,为天四象。”即指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见蔡邦华《昆虫分类学》。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明党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又称胃气虚喘。指胃气虚耗而致气逆不降的气喘。《医学入门·喘》:“胃虚极则气上逆。”症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多由久病或大病后中气受伤所致。治宜补中气,养胃阴为主,
推拿穴位名。又名肾筋。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小指处。尩羸昏沉,捏之。《小儿按摩经·六筋》:“黑筋:乃重浊纯阴,以应肾与膀胱,主冷气,外通两耳。”适用于小便不利、神昏等症。
病证名。伤酒头痛的别称。见《证治要诀·诸痛门》。详伤酒头痛条。
见伤寒补亡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