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霍乱》。因脾气素虚,水饮不节,痰饮聚于中脘,升降失常所致。症见胸前懊憹不舒,心胁下闷痛,时时欲呕,兀兀欲吐,或时腹如雷鸣,或时怔忡惊悸,忽尔呕泻,胸腹大痛。脉多滑大,或沉滑或滑数
五脏正常脉象之一。指脉来柔和而起伏有节,从容均匀之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七方。陈皮、茯苓、桔梗、贝母、人参、黄芩各五钱,麦门冬、地骨皮、银柴胡、川芎、炒白芍药、胡黄连各六钱,炙甘草三钱,五味子、天门冬、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炒白术各一两。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肛肿。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胆矾之别名,详该条。
同伐肝。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色似胭脂证。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