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结腹痛

热结腹痛

证名。指热邪内积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热结腹痛之症,身热腹热,烦躁不寐,时作时止,痛则汗出,或痛而作声,或痛而一汛即欲下痢,一利即止。此热积腹痛之症也。”多因心肝火动,煎熬于内,或饮食不节,停积发热所致。《寿世保元·腹痛》:“肚腹满硬,痛久不止,大便实,脉数而渴者,积热也。”治宜清热消积导滞为主。方用枳壳川连汤、承气汤,或栀连平胃散加枳葛、保和丸加枳连、清胃汤龙胆泻肝汤等。参见腹痛、内伤腹痛条。

猜你喜欢

  • 府精

    ①膻中之精气。《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类经》卷三:“行气于府,府者气聚之府也,是谓气海,亦曰膻中。”②脉中之精气。王冰注:“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见于经脉

  • 胻骨

    骨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骨。详该条。

  • 程耆祥

    【介绍】:见程公礼条。

  • 内经释义

    医经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系全国中医院校第二版《内经》统编教材。其总论分导论、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六篇。详阐《内经》理论体系及全书要旨。其原文部分则是选取重要而又有代表意义的《素问》《灵枢》

  • 绝子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指断绝生育,即绝育。

  • 平肌散

    ①《外科精义》卷下方。黄丹、乳香、黄连各二钱五分,轻粉一钱,密陀僧、花蕊石(二味同煅赤色)、白龙骨各一两。为细末,入乳香、轻粉、黄丹,同研合匀,每用干掺患处。治诸疮久不收敛者。②《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 早起眩晕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头眩》。又称晨晕、晨运。指眩晕常发生在清晨者。多因阳虚及痰浊固结所致。详阳虚眩晕、湿痰眩晕等条。

  • 中国民族药志

    民族药学专著。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编著。全书预计载药1200多种。已出版者为第一、二卷,共载药255种,包括动、植、矿物药。图文并茂。每种药记载其民族药名(附本民族文字名)、民族用药部分、药材检

  • 脾胃虚寒吐

    病证名。脾胃虚寒而致的呕吐。《活动心书》即冷吐。其证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脉息沉微,面白眼慢,气缓神昏,额上汗出,此因风寒入胃,或食生冷,或伤宿乳,胃虚不纳而出。宜温胃去风,除宿冷,用当归散,水煨姜陈

  • 产后腹中块痛

    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即儿枕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