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篇名。本篇论述针刺的重要规律和法则,故名。内容强调针刺首要明确疾病的浅深表里,然后作出处理,否则效果不良。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又名小儿唇紧、紧唇、紧唇疮、沈唇。指唇疮所致的口唇紧急,难于开合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九。指丹毒之严重者。详丹毒条。
见幼科证治准绳条。
水肿的外治法。用巴豆、水银粉、硫黄,共研匀成饼,先用新棉一片,包药布脐上,外用纱布缚约一时许,自然泻下恶水,待下三、五次,去药。食粥调补止泻。适用于湿盛,水肿腰以下为重,男儿阴囊皆肿,兼有腹痛者(《医
运气术语。同岁会。出《素问·六微旨大论》。详岁会条。
见《随息居饮食谱》。为荷梗之别名,详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阴络脉,见该条。
【介绍】:见麻九畴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防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