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闷通“闭”。详淋闭条。
见《生草药手册》。为乌桕叶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患者语言重复,语声低弱,若断若续的危重症象。多见于疾病晚期,因正气虚衰,精神散乱,以致神识不清,不能自主。《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伤寒绪论》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心莲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即魇。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上腭腭缝际前端,当齿龈上缘中点处。主治黄疸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见《河北药材》。即鳖甲,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香附四两,乌药、姜黄各二两,炙甘草、木香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治中焦气滞,脘腹刺痛。
出《神农本草经》。即梅之果实,详乌梅条。
即内服的膏剂。详膏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