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槐云
【介绍】:
见王朝弼条。
【介绍】:
见王朝弼条。
见世补斋医书条。
病证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八。指因蛊蚀五脏所致的便血。症见下血瘀黑,如烂鸡肝,心烦腹痛。用茜根丸治之。参见蛊毒病条。
书名。又名《新镌医论》。3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2~3卷主要结合作者的经验心得,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
【介绍】:见盛寅条。
病名。清·金德鉴《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久积热毒于心而起。舌肿舌白,如木舌相似,但木舌小硬,此肿而白……,肿甚刺金津玉液,出血……。日久脓成,左右挑放舌出黑血,刺治不转色,舌卷不能言,并舌硬者死。”
古代传说可使人长生不死的药。《韩非子》:“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韩非曾于约公元前237年左右仕秦。“荆”为楚国的前身,约在公元前692年以前。说明此时已有人研究这类药物。
用苦寒药物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临床用于腹痛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等肠胃湿热证候。常用黄连、黄芩、黄柏、枳壳、猪苓等。
指侵犯人体后能移行传变而不潜伏固着的病邪。《温疫论》下卷:“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假令行邪者,如正伤寒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自三阳入胃,如行人经由某地,本无根蒂。”
练功方法之。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一手旋臂转为俯掌,经对侧胸前后,缓缓外展成侧平举状,再收回至腰部,两手交替进行。
①病邪。如六淫。②溢满、浸润、流布。《素问·经脉别论》:“淫气于筋。”“淫精于脉。”③逆乱、扰乱。《灵枢·病传》:“腹痛下淫。”④白淫的简称。《灵枢·五色》:“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