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
病名。出《灵枢·经脉》,生于体表的一种赘生物。即疣赘。又名千日疮。详该条。
病名。出《灵枢·经脉》,生于体表的一种赘生物。即疣赘。又名千日疮。详该条。
见许廷哲《保产要旨》。即胀后产。详该条。
证名。指两手交叉覆按心胸。《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伤寒溯源集》注:“发汗过多,则阳气散亡,气海空虚,所以叉手自冒覆其心胸,而心下
润燥法之一。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患者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
小儿病理特点之一。小儿肺娇胃弱,最易从口鼻感受病邪而患时行热病。故清·叶天士《幼科要略》提出“六气之邪,皆从火化;饮食停留,郁蒸化热;惊恐内迫,五志动极皆阳”之说,以论证小儿“所患热病最多”。由于小儿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关木通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撰《六甲天元运气钤》2卷,已佚。
【介绍】:明代医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曾任太医院院判。与杨文翰共同编纂《奇效良方》一书(此书原为董宿汇集而未及完成的方书)。
《疡医大全》卷二十六方。桑寄生、羌活、防风、白术各三两,杜仲、续断、赤芍药、薏苡仁、当归、独活、茯苓各二两,苍术四两,红花五钱,川芎八钱,木瓜三两六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三钱。治脚气。
见辨证录条。
方书名。原名《王氏博济方》。3卷。宋·王袞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余首,此书系从中选录五百余方编撰而成。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5卷,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