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疫疹一得

疫疹一得

疫疹专书。2卷。清·余师愚撰于1794年。作者因其父患时疫,为群医以伤寒法误治而死,后究心于疫疹的临床研究,颇有心得,著成本书。全书重点论述疫疹证治,余氏擅长用石膏治疫疹、温病,曾有“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的临床见解,并创用了清瘟败毒饮等效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疫疹治法。在发病方面,书中较多地谈到运气主病。建国后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病机汇论

    书名。18卷。清·沈朗仲撰,马俶校补。刊于1713年。本书系内科杂病(包括中风,中寒,暑证等60种),按照脉、因、证、治的顺序辑录古代各家学说,参以作者的见解编成。马氏校补时附加按语。

  • 胶菜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 吴坤安

    【介绍】:见吴贞条。

  • 桃树皮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 紫大戟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红大戟,详该条。

  • 仲景十二脉之一。即高章两种脉的复合,脉来应指盈满之象。《诊家正眼》:“曰纲者,高章相搏也。”

  • 本脏自病痉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又名虚热痉。即肝血亏虚而致的痉证。清·吴鞠通《解几难》:“肝主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故曰本脏自病。”临床见于温热病后期,因汗多亡血而致。如急性中毒性脑病。治当育阴

  • 是炼的异体字。详炼眉疮条。

  • 黄芪大补汤

    即大补黄芪汤,见该条。

  • 喉中生肉

    病名。《本草纲目》食盐、附方:“喉中生肉,绵裹筋头,拄盐揩之,日五六度。”此证喉中生重叠之肉,肿而不痛,日久则有臭气透出。即息肉喉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