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三品。
伤寒病六经辨证的纲领。是从《伤寒论》条文中提出来的。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卷一:“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病机一条,提揭一经纲领,必择本经至当之脉症而表章之。”六经提纲为:①“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
病名。即乳发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介绍】:参见杜鸿渐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蜜蜂子,详该条。
古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失营。因情志所伤,肝郁络阻,痰火凝结而成。病生于颈项,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固定难移;后期破烂紫斑,渗流血水,气血渐衰,形容瘦削,状如树木失去荣华,故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樟树子。详该条。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螃蟹甲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泛指素体虚、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参痼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