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位于足后。
血液瘀滞的各种病证。详瘀血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物《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见血清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表证里证同时存在。多因表证未解而病邪入里,或病者素有宿疾又新感表邪所致。有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表虚里实证、表实里虚证之分。亦指表里出现同一性质的病证。如表里俱寒证、表里俱热证、表里俱虚证、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瞳人干缺。详该条。
【生卒】:六世纪【介绍】:隋代官吏。荥阳(今河南郑州)人。撰有《产乳书》2卷,已佚。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山羊血,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别名脺俞,胰俞。《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输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寸灸之。”位于第八、九胸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处(《针灸学》上海)。布有第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
见《本草原始》。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