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即能近怯远症,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在患者肢体的内侧面,由远端推向近端。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野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六涎之一。多由“脾气不运,复因肝气所乘,伏而不动,停水滞谷”(《史载之方》)而成。其症可因怒而诱发。症见心前溃乱不快,闷倒不省人事,四肢渐次发冷等。治宜温化痰涎。用青州白丸子。
病人自觉口香。可见于消渴病重证。
指按压体表时所发现的疼痛部位。针灸取穴都非常注重感应。《内经》所说的“按之应手而痛”就是这个意思。压痛反应点作为穴位使用称阿是穴。渗见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熛疽,见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类中风之一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食中。详见该条。
病名,见清·叶其蓁《妇科切要》。即捧心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