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螺厣草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学著作。5卷。唐·施肩吾撰,李竦编。此为施肩吾隐居西山时,与十余位道友讨论内丹术的资料综述,并参考了多种著作。书中主张以养形为先,次以补益精、气、神为基,形全气壮,再炼内丹以长生。此外还发展了内气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曲骨,见该条。
病名。出《医钞类编》。指妇人阴部灼热的一种病症。可用泽兰叶煎汤熏洗。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明·殷仲春《医藏书目》。卷数不详,已佚。
经穴名。见《西方子明堂灸经》。即下巨虚,见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孕妇血聚养胎,脏腑气实,血燥生热,热积于大小肠,以致大小便不通。治宜清热、润燥、利水。方用栀子汤(栀子、石膏、黄芩、泽泻、柴胡、车前子、葳蕤、竹叶)。
见《四川常见中草药》。即向日葵根,详该条。
即十香丸第二方,见十香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