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癞格宝草

癞格宝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天名精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风热里实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系因风热蕴积,入里结实而致。证见口中气热,大便闭,小便赤,饮水不止,苔黄燥。宜大黄丸清泻里热。

  • 免身

    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

  • 砧骨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 青囊斑龙丸

    见《医学正传》。即斑龙丸,见该条。

  • 韩保升

    【生卒】:九世纪【介绍】:五代时期本草学家。蜀(今四川)人。曾任蜀翰林学士。对药物品种、性味有研究,治病用药也很有经验。根据蜀统治者孟昶的要求,曾与蜀诸医士共同以《新修本草》为基础,校正增删,并加注释

  • 四时病机

    《邵氏医书三种》之一。14卷。清·邵登瀛撰。撰年不详。邵氏首叙温热论,继则根据四时发病情况,阐述春温、湿温、湿病、暑、疟、伏暑晚发、冬温等以温热病为主的多种病证。书中除引述《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

  • 肉果

    见《本草纲目》。为肉豆蔻之别名,详该条。

  • 胃绝

    病证名。①《疡医大全》卷十二:“若产后口鼻有黑气及鼻衄者,名胃绝。”参见鼻衄条。②为五脏六腑绝候之一。《东医宝鉴》卷三:“胃绝五日死。”

  • 索泽

    指皮肤枯涩失去润泽。为精血枯涸的一种表现。《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踹。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 大肠泻

    病证名。大肠受病而引起的泄泻。《幼科发挥》:腹泄“自大肠来者,则变化尽而成屎,但不结聚,而所下皆酸臭也。”寒湿偏盛者,多兼泄泻清稀,肠鸣腹痛,治宜温化寒湿,用平胃散加肉豆蔻;湿热偏盛者,则泄下灼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