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癥疝

癥疝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腹中气乍满,心中尽痛,气积如臂,名曰癥疝也”。多由饮食寒温不调,气机阻滞所致。症为突然发作性上腹部疼痛,伴有腹胀及气块。宜内服立效散

猜你喜欢

  • 紫背天葵

    出《雷公炮炙论》。即天葵,详该条。

  • 平人绝谷篇

    《灵枢经》篇名。平人,即健康人:绝谷,就是不食东西。本篇着重说明健康人七天不进饮食就要死亡的原因,故名。说明肠胃的消化和吸收作用,是补给营养、维持生命的源泉。

  • 多眠

    证名。同多卧。《类证活人书·问多眠》:“多眠有四证,有风温证,有小柴胡证,有少阴证,有狐惑证。病人尺寸脉俱浮,头痛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支不收,默默但欲眠者,风温证也。风温不可发汗,宜萎蕤

  • 龙入虎口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陈氏《小儿按摩经·诸穴治法》:“板门穴,往外推之,退热除百病;往内推之,治四肢掣跳。用医之手大拇指,名曰:龙入虎口。”

  • 红米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红曲,详该条。

  • 夹惊伤寒

    病证名。又名伤寒夹惊。《幼幼新书》:“伤寒惊搐即生涎,胃热乘虚遍体斑。颊赤口干脾受热,涎高风盛发狂言。”此证伤寒化热,热极攻冲脾胃,颊赤、口渴、发斑而见惊搐,治宜解利以定惊搐。参伤寒夹惊条。

  • 如眉老人

    【介绍】:见李冠仙条。

  • 萝卜缨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莱菔叶之别名,详该条。

  • 痧胀玉衡

    书名。3卷。清·郭志邃撰于1675年。作者鉴于痧胀病症发病多、传变快,治不对症,命在须臾,遂搜求前人有关学术经验,总其大纲,撮其要领。上卷列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中卷、下卷结合实际治例,叙述

  • 骑竹马穴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灸法》。位于背部,取穴时以绳量取肘横纹至中指尖长度,令患者跨竹竿上,挺背正坐,并令两人抬扛,两人扶定,使足尖离地寸许。然后以绳之一端着尾骨尖,沿脊直上,尽处标点,以此点向两侧各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