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犁头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经穴别名。①出《普济方》。即太溪,见该条。②出《太平圣惠方》。即昆仑,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黑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肉桂之别名,详该条。
见面王条。
病证名。指呃逆之属热者。见《类证活人书·问咳逆》。《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呃逆阳症,发热口苦,胸满脉数,宜橘皮竹茹汤,或小柴胡汤加橘皮、竹茹。”参见咳逆、呃逆条。
见备急灸法条。
见《本草纲目》。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正宗》卷三方。川芎、当归、黄芪各二钱,白术、金银花、天花粉、皂角刺各一钱,甘草、泽泻各五分。水煎服。治鱼口、便毒、横痃等证已成,不得内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