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穴位。又名阴筋。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无名指处。性微凉,能退热。治胸膈胀满,头昏痰盛。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二。即多骨疽溃破骨出不休者。详多骨疽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类经图翼》。即内踝尖。详该条。
病名。《喉科指掌》卷六:“叉喉瘤,亦有生于关外。”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即涕。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绵枣儿之别名,详该条。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又名葫芦丹,小儿丹毒之一。多因任脉经中湿与热结所致。此丹从脐上起,发黄肿者。治宜内服化湿饮,外用槟榔散涂之。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