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铭文。唐·孙思邈著。《遵生八笺》:“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玄寝鸣云鼓,晨兴嗽玉津。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
上、下唇交会处。因在口的两侧,故称。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通经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简称懊憹。又名心中懊恼。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多由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或因湿热内蕴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
见《药材学》。为九节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野棉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又名《济世养生集医方》。清·毛世洪辑。刊于1791年。本书集录作者试用有效方剂50首,作为临床治疗参考,有的方剂后附以作者治验。现有《汇刊经验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