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产人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介绍】:见马哈也那条。
【介绍】:见邹福条。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矮陀陀之别名,详该条。
痰证之一。指因火痰而致躁烦不宁的病证。《重订通俗伤寒论·夹痰伤寒》:“咳嗽不爽,胸中气闷,夜不得眠,烦躁不宁者,此火痰郁遏胸膈也。名曰痰躁。”治宜豁痰降火。方用陷胸、泻心汤等。参见痰证条。
见《本草正义》。为梗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林颐寿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即捧耳摇头。详该条。
病证名,瘃即冻疮。《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一卷:“夫小儿脚瘃者,是小儿肉嫩,外风冷中于足掌中涌泉穴也。是儿脚上皮肉间,气血与风邪相感,使肉硬气血不通,阳气不达,致使然也。”
见《本草蒙筌》。即独活。详该条。
指引致痘疮(天花)之邪毒。中医认为痘疮系因内蕴之胎毒为外在的天行疠气所引动而发病,故称为“痘毒”。《医学正传》卷之八:“盖因胎毒藏于命门,遇岁火太过,热毒流行之年,则痘毒因之而发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