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打穿
见《江苏药材志》。为石见穿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石见穿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表现为听觉不清,反应迟钝。多由湿浊上蒙,肝胆实火或肾虚而精气不得上承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心痛耳聋,浑浑焞焞。”《灵枢·经脉》:“病耳聋浑浑焞焞。”
是指用鍉针按压穴位皮面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虚证用补法,即将针轻压,待局部出现红晕或症状消失时去针。实证用泻法,即将针重压,待患者有痠胀感扩散时去针。但不应伤损皮肤。每日或间日一次,一般以10
泛指素体虚、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参痼冷条。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述条。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编有灸法专书《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
见《四川中药志》。为走游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理和,潜山(今安徽潜山)人。年轻时因病弃科举之途而学医,行医五十年,在当地闻名。对贫穷人医病常不计酬。
《医醇賸义》卷二方。黄芪、人参、茯苓、当归各二钱,白术、白芍药(酒炒)、陈皮、砂仁各一钱,甘草、木香各五分,青蒿梗一钱五分,料豆三钱,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水煎服。治脾劳,饮食不调,或行役劳倦,积久脾败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