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灵药义
见金匮要略五十家注条。
见金匮要略五十家注条。
病名。又称伏气温病。《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见《注解伤寒论》)伏气之说源出《内经》。如《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血虚眩晕》。又称血虚眩运,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为狗屎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审视瑶函》卷三方。升麻、白芷、葛根、薄荷、石膏、陈皮、川芎、炒半夏、甘草各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食后服。治阳明经头风头痛,身热口渴。
病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绿风内障。详该条。
见《闽南民间草药》。为山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指耳廓边缘部分。见《针灸大成》卷十。参见耳条。
即肝肾同源。古代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认为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详肝肾同源条。
指妇女冲任二脉受损,气血两虚,虚不固摄的病机。症见崩漏、流产、带下等。参见冲任损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