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为热毒蕴积而引起疮疡。临床表现以局部出现焮红、作痛、发肿、发痛。热毒炽盛,累及脏腑则可出现里热的证候,如烦热、便秘等。治宜清热解毒,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之类。
病名。即反花疮。详该条。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手臂痛痧》:“手臂有痧,攻及脏腑者为紧痧,不攻脏腑者为慢痧。慢痧之症,惟刺手臂,紧痧之症,兼服痧药。”参痧条。
指肌肉与骨节相连部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
指膝部。膝为诸筋会集之处,是筋会阳陵泉穴之所在,故名。《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出《雷公炮炙论》。即蛇蜕,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天河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生姜四两,黄连二两。水淹一夜,慢火炒令姜紫色,去姜不用。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水调下;治白痢用米饮酒调下。治晨泄,白痢。
证名。指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的症状。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可因内有积热,外中风邪,痰凝气滞,瘀阻经络所致。《医碥》卷一:“口噤即牙关不开也。由气血凝结于牙关筋脉,不能活动,以苏合丸或生南星为
病名。见清·聂子因《眼科易简补编》。因心脾积热,上灼于目,津血耗损,致瞳神缩小,状似金色之秤星。属金花内障范畴。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