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肉苛

肉苛

病名。指肌肉顽木沉重,不知痛痒寒热之症。《素问·五常政大论》:“寒客至,沉阴化,湿气变物,水饮内搐,中满不食,皮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胕肿身后痛。”《素问·逆调论》:“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可见于痿、痹、中风、麻木等症。

猜你喜欢

  • 惊产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惊生。详该条。

  • 凌厚堂

    【介绍】:见凌堃条。

  • 积症盗汗

    病证名。《幼科类萃·诸汗治法》:“小儿无疾,但睡中遍身汗出如水,觉而经久不干,此名积症盗汗,脾冷所致。”宜先服三棱散消积,次用益黄散温服。

  • 二十四脉

    脉象分类方法的一种。《脉经》载述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脉象的形状,称为“二十四脉。”后世增入濡、短、长、牢、疾五脉并减去

  • 阳明里证

    即阳明腑证。详该条。

  • 何培元

    【介绍】:见何镇条。

  • 女阴溃疡

    病名。外阴部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原因感染而发生大小不等的溃疡面。多发生于小阴唇内外两侧,有烧灼痛和奇痒,溃疡面有较多的脓样分泌物。局部可外用溃疡粉(生蛤粉、樟丹、冰片)、珍珠散(养殖珍珠5克,青黛5克,

  • 冷毒疳痢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小儿疳痢伴有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脓血的症候。治宜温中止痢之剂。

  • 唇缓舌强

    证名。属中风症状之一。《类证治裁》卷一:“唇缓舌强者,解语汤。”

  • 犬齿

    又名虎牙。即今之单尖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