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蜒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病虾。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病虾。见该条。
【生卒】:434~499【介绍】: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家,字景豫。会稽余姚(今浙江绍兴)人。著有《食珍录》,已佚。
《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的划分。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中附上,是指前臂内侧皮肤(尺肤)的中段三分一。参见上附上条。
病证名。《证治汇补·眩晕章》:“肝火眩晕,黑瘦人肾水亏少,肝枯木动,复挟相火,上踞高巅而眩晕。”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偏火旺者,宜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
病证名。属痛经证型之一。由于体质素虚,气血不足,经行之后气血更虚,以致冲任胞脉失养。症见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经血量少,色淡质稀。治宜补气养血,扶脾止痛。方用内补当归建中汤,或用民间方:红糖、生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异物入目。指尘沙、谷壳、麦芒、飞虫、游丝或金属、玻璃、竹木之细碎屑等异物飞溅、碰撞入眼。按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引起证候有轻重之别,常有沙涩刺痛,羞明流泪,白睛红赤,
病证名。指呃逆之属寒者。见《类证活人书·问咳逆》。《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呃逆阴症,胃寒脉细虚极,宜丁香柿蒂散、羌活附子汤。”也可用乳香、硫黄、陈艾研末,用好酒一鍾,煎数沸,乘热嗅病人鼻,外用生
体液所化的泡沫。《灵枢·周痹》:“风寒湿气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
①同脉逆四时。详该条。②指脉证相反。《素问·平人气象论》:“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地仓。见该条。
大便稀薄。《素问·气交变大论》:“病腹满溏泄。”《脉经》:“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