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野菜笺》。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结合气功的一种拳术名称。据传始于宋·张三丰。张精于少林拳,并有所发展,增加了点穴法等。著名的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等都属此类。
即滋阴八味丸,见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出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八角枫之须根,详八角枫条。
证名。指呕吐之物,挟有粪便。《杂症会心录·吐屎》:“……其标在胃,其本在肾,幽门失开阖之职也。……兹则阴阳错乱,清浊混淆,为医家所不及逆料者,洵为幽门无权,胃液空虚,肾水迫之,又迫而不足以敌直奔之势,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治疔大全》。因中指生疔,连及旁指而得名。证治见指疔条。
气功术语。脾神的代名词。《简易方》:“脾名常在。”
《兰室秘藏·眼耳鼻门》方。细辛二分,蔓荆子五分,防风一钱,葛根一钱五分,甘草二钱(一方加黄芪一钱)。为粗末,水煎稍热临卧服。治眼眶紧急,拳毛倒睫,上下眼睑赤烂,睛疼昏昏,昼则冷泪常流,夜则眼涩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