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肛门内合

肛门内合

病证名。即初生婴儿肛门闭锁、狭窄。《疡医证治准绳》卷六:“凡初生儿大便,若用按摩仍不通者,即是肛门内合。”小儿生后,造成肛门内合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热毒壅盛,结于肛门,无复滋润,以致肛门特别狭窄,称“锁肛”。二是由于生理缺陷,出生就肛门被膜遮闭,无隙可通,称“无谷道”。属于热毒壅盛者,宜泻热解毒之剂,如大黄槟榔玄明粉之类;属于脂膜遮闭肛门者,必须立即采取手术治疗。参见闷脐生条。

猜你喜欢

  • 许氏医案

    书名。清末许恩普撰。本书收载许氏医案30余则,以内科杂病、妇科病证治为主。审证较细致,尤重切脉。案中有用外治、蒸熏疗法获得良效的治验。现有《三三医书》本。

  • 冷烂

    眼弦之“秋冬烂者为冷烂”(《银海精微》)。系土衰不能化湿所致。宜温阳化湿,可用苓桂术甘汤之类加减,外用碧天丹熏洗。睑厚者可洗。

  • 百脉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脉疽。见该条。

  • 甘辛无降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甘、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上发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阳主升散,故无降。但亦有例外,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均有降气作用。

  • 产后头痛

    病证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二。多因产后失血过多,不能上荣于脑,或恶露停留胞宫(厥阴之位,其脉贯顶),循经上冲于脑所致。失血过多者,兼见面色苍白,小腹隐痛。治宜补血益气。方用八珍汤加蔓荆子。瘀血上

  • 养胎

    又名妊娠养胎、胎养。即妊娠期要注意饮食起居,以护养胎儿的方法。《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之人,有宿挟痾疹,因而有娠,或有娠之时,节适乖理,致生疾病,并令腑脏衰损,气血虚羸,令胎不长,故须服药去其疾

  • 红暴牙狼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野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 大指甲根

    经外奇穴名。即今之三商,见该条。

  • 肥积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阳漏之别称。详该条。

  • 王文鼎

    【生卒】:1894~1979【介绍】:现代医家。四川江津人。擅长内科,解放前积极支持革命活动,后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后调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工作。曾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卫生部中医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