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赤水玄珠·呕吐哕门》。又称呕苦。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芋梗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作过门。即三阳络。见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即罗汉果,详该条。
【介绍】:见陈沂条。
定穴方法之一。出《灵枢·骨度》。古时以骨节作标志定出度数,测量人体各部长短、大小,称骨度。用骨度方法量取穴位则称骨度法。即不分人体高矮肥瘦,在一定部位内都折成相同分寸;厘定穴位所在。后世为了取穴方便,
见《安徽中草药》。为水龙骨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著作。8卷。清·黄岩撰。约成书于1800年。卷1~5首论儿科用药、诊法及灯火燋法,其次分述儿科的多种杂病;卷6~8专论痘科及麻科,其中除作者本人的见解和医案外,还摘录了历代文献中的一些资料。
书名。《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7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1年,作者采辑从成无己以下数十家的注释结合个人的心得,逐条阐析《伤寒论》原文。其原文则依宋·高保衡、林亿校订本,考核比较精详;方解部分除选注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蚕豆之别名,详该条。